<ul id="0ysok"></ul>
<button id="0ysok"><dl id="0ysok"></dl></button>
  • <li id="0ysok"></li><li id="0ysok"><tbody id="0ysok"></tbody></li>
    <rt id="0ysok"></rt>
    <center id="0ysok"></center>
  • 呼和浩特民族學院關于進一步規范本科課程學習過程性考核的指導意見
    時間:2025-07-09

    為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及教育部《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教高〔2019〕6號)等文件精神,認真落實學校本科教育教學評價改革要求,切實強化教學過程管理,健全能力與知識考核并重的多元化學業考核評價體系,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教學理念,探索“知識為基、能力為重”的課業考核評價體系。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創新考核方式,改變“期末一考定成績”的傳統模式,科學設計課程考核環節,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則

    課程是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加大課程過程性考核力度,促使課程建設走深走實,努力提升學校本科教育教學質量。

    1. 堅持考核內容科學化。考核內容要圍繞課程教學大綱及課程目標,根據教學內容合理確定。考核內容要體現高階性、創新性、挑戰度,實行標準與非標準考核相結合、理論與實踐考核相結合、靈活考查與基礎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強化能力評價,遵循本科課程教育教學基本規律,符合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重點考核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并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動態調整。

    2. 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課程過程性考核應體現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的發展需要。通過課程過程性考核,全面考核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綜合素養,進而激發學生刻苦學習的動力,增強學生自主學習、分析和解決問題、溝通和獲取信息以及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3. 堅持考核過程公開、公平。考核方式和各環節的評定標準必須明確、公開、可衡量。同步開設的同一門課程(課程代碼相同)的過程化考核標準和考核內容應保持一致。

    4. 堅持考核多元化、全周期化。根據課程特色及章節重難點,可選擇課堂表現、平時作業、階段性測驗、教學實踐活動等考核方式,豐富課業考核形式,合理選擇課內課外、線上線下等考核評價方式,強化過程性考核,引導學生逐步落實掌握應知應會的內容。根據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在課程教學全過程中實時進行考核,將過程性考核貫穿到教學的全周期。適當提高過程性考核在總評成績中的比重,推動過程性考核與結果性考核的有機結合,充分調動學生平時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進而形成良好的學風。

    5. 堅持反饋提高。引導學生將關注點從“考試結果”轉向“學習過程和效果”。合理設置課程考核難度、恰當拓展考核深度,每次過程性考核結束后,教師應對考核結果進行科學分析總結,及時根據考核反饋調整教學方法,并在教學中持續改進,切實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三、過程性考核分類

    (一)理論課程過程性考核

    1. 課堂表現:包括學習態度、課堂討論及課堂答題。教師組織學生對課程的重點、難點或部分專題內容通過課堂討論或進行課堂提問等形式開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根據學生的總體表現情況評定成績。

    2. 平時作業:要求作業布置適量,精心設計,及時批改、反饋,嚴把作業質量關,確保平時作業成績的準確性。平時作業次數一般不少于3次。

    3. 階段性測驗:包括周考、月考、期中考試、單元測驗或隨堂考試等形式。

    4. 綜合性作業:可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增加課外在線學習、專題學術論文、專題調研報告、案例分析等非標準答案類型的多種形式綜合性作業。

    5. 其他形式:教師可根據課程特點設計其他多種形式的過程性考核內容和考核形式。

    (二)獨立設置的實驗課程過程性考核

    1. 實驗預習報告:包括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步驟、實驗預期結果等。

    2. 實驗課堂表現:包括實驗態度、課堂討論、課堂答題、實驗操作技能、實驗常見問題的分析與處理等。

    3. 階段性測驗:包括月考、期中考試、隨堂測驗等形式。

    4. 實驗報告:包括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步驟、實驗結果、數據分析與處理、實驗結論等。

    5. 其他形式:教師可根據實驗課程特點設計其他多種形式的過程性考核內容和考核形式。

    四、過程性考核形式

    1. 考核形式包括:閉卷筆試、開卷(半開卷)筆試、小論文、報告、口試、答辯、大作業、上機、技能操作、課前預習、課后作業、期中考試、小測驗、課堂討論等,任課教師可根據課程內容特點和要求決定具體考核形式。

    2. 過程性考核的具體形式、考核要求與評分標準應在第一節課向學生公布,原則上過程性考核形式不少于三種。

    3. 理論課程過程性考核成績占課程總成績的比例原則上應不低于50%,考核內容主要包括課前預習情況、課堂表現、課后復習以及作業完成情況等。獨立設置的實驗課和實踐環節過程性考核成績占課程總成績的比例原則上應不低于70%,考核內容主要包括自學預習情況、實操環節、實物作品和相關總結報告等。各學院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鼓勵在堅持科學合理考核標準的基礎上,提高過程性考核成績比例。

    4. 注重課上、課下相結合的教學全過程考核。要充分利用好網絡教學平臺實現過程化考核的管理。采取在線學習考核形式的課程,應根據課程平臺提供的學習數據,對學生學習成效進行合理評價,不能簡單把學生訪問次數或者觀看視頻時長作為評分標準。

    5. 過程性考核成績要隨教學進程及時對學生進行公布、公示,幫助學生進行學習反思。對學生的考核過程記錄要詳實、準確。做到有據可查,能夠接受學生問詢和教學督導的監督。在課程結束時要匯總并公布評定過程性考核成績。

    6. 過程考核成績管理。任課教師可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導出過程性考核成績,并在《呼和浩特民族學院本科課程學習過程性評價成績登記表》(附件)中記錄所對應的考核形式和成績。

    7. 課程結束后,教師應將過程性考核相關材料(過程性考核標準、成績及考核資料等)納入到教學檔案中,交至學院留存。過程性考核成績按百分制匯總后,作為平時成績錄入教務系統。

    五、過程性考核實施

    1. 過程性考核實行課程負責人制,任課教師是直接責任人和實施者。

    2. 同步開設的相同課程,應由課程團隊或相關教師共同研究課程考核內容、考核形式和評分細則。課程負責人負責組織該課程相關任課教師認真研究制定本課程的課程評價標準,明確過程性考核的形式、內容和要求,規定過程性考核時間進度,制定每種考核方式的分值標準與評分細則。課程評價標準需通過二級學院審核通過后投入使用。

    3. 任課教師要認真組織過程性考核,聚焦課程目標,按時布置考核內容,并按時完成各項考核內容的批改工作,同時客觀、準確、公正地評定、記錄成績。

    六、其他要求

    1. 每學期期初,任課教師(團隊)依據課程評價標準中對過程性考核的相關規定,對《呼和浩特民族學院本科課程學習過程性評價成績登記表》(附件)進行調整后報送學院備案。

    2. 各學院應負責本單位開課課程的跟蹤檢查,要重點檢查課程的教學情況、過程性考核落實情況和成績評定情況等。

    3. 學校與學院教學督導在每學期期初、期中、期末的教學檢查中,重點抽查各門課程的評價標準、過程性考核的開展情況、成績評定情況、考核資料歸檔保存情況。

    4. 學校鼓勵學院根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合理提升學業挑戰度、增加課程難度、拓展課程深度,切實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學校將加大對課程建設支持力度,促進課程考核由低階向高階轉變。

    七、附則

    本辦法由教務處解釋,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附件:呼和浩特民族學院本科課程過程性評價成績登記表



    教務處

    2025年7月9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顺县| 景德镇市| 昆明市| 沧源| 耿马| 广东省| 准格尔旗| 如皋市| 连州市| 隆尧县| 临潭县| 桐乡市| 孝义市| 桓台县| 嘉鱼县| 滨海县| 莲花县| 凤冈县| 徐州市| 鹤峰县| 济源市| 喀什市| 大余县| 龙川县| 邵阳市| 富源县| 马关县| 綦江县| 桂林市| 峨边| 和静县| 阿瓦提县| 密山市| 东山县| 兴业县| 亚东县| 梁山县| 团风县| 连云港市| 南陵县| 武汉市|